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发的、发生在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病。主要特征为全身性、急性渗出性皮炎。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要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在病变向皮肤深层蔓延的时候及时控制病情。此外,该病的发病受饲养管理的影响很大,所以对仔猪的饲养环境的卫生、饲养密度以及饲料的卫生和均衡性应得到更加重视。猪渗出性皮炎怎么诊断?猪渗出性皮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猪渗出性皮炎的原因
1、细菌感染:猪渗出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炎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皮炎。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病毒引起的,如脂痘,疥癣,增生性皮肤病等。
2、卫生不合格:猪渗出性皮炎可能是卫生不合格引起的。没有及时打扫猪舍,没有定时的对猪舍进行消毒,消毒不,卫生条件不好从而引发病毒。猪的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出现渗出性炎症。
3、猪相互斗殴:猪渗出性皮炎可以是由于猪之间相互斗殴。一旦相互猪相互殴打就会造成皮肤摩擦。严重的话可能造成皮肤咬伤,从而造成猪渗出性皮炎。
4、环境比较差:猪渗透性皮炎也有可能是环境比较差引起来的。
猪渗出性皮炎症状
病猪的嘴巴边上以及整个头部都有像油脂一样东西,有些已经结痂了,严重的身上摸起来就是油油的结痂样,初期发病从嘴角头部开始,有传染性,一般多发哺乳小猪断奶猪,一般是伤口没处理好引起的,有些是剪牙短尾的时候消毒没做好,有些是猪猪打架有伤口没处理感染了葡萄球菌造成的。
猪渗出性皮炎怎么诊断?
临床诊断
猪渗出性皮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主要由菌株产生毒素的能力、感染的病菌数量、环境温度来决定。通常情况下,感染后4-6天,就可以引起猪发病。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
刚开始感染发病的时候,主要表现为身体被毛稀疏部位(如眼睛周围、肛门周围、耳郭、腹部等)出现红斑,触摸皮肤有发热的感觉,而且病情发展迅速,1-2天就可以遍及全身,接着形成微黄色的水泡,大小为3-4毫米。水泡很快破裂,流出微黄色的黏液或浆液,这些液体常常和皮屑、皮脂、污物等黏结在一起,干燥后形成痂皮紧贴在皮肤表面,痂皮脱落后,形成红色的创面。一般病变的部位没有痒感,体温也不升高,不出现全身性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食欲,喜饮水,并逐渐消瘦,有的还会出现口腔溃疡、蹄部病变、关节肿胀等。发病后,病猪经过30-40天可以康复,但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使其变成僵猪。病情严重的,会在发病后4-6天,由于脱水和体质衰落而死亡。
鉴别诊断
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与营养不良导致的皮疹、接触性湿疹、疥螨病、水疱疹具有相似性,在诊断的时候要认真区别,不要误诊,贻误治疗时机。
营养不良导致的皮疹没有传染性,主要是由于母乳不足,仔猪营养缺乏而导致身体瘦弱;猪接触性湿疹会引起病猪奇痒,没有传染性,多是由于营养缺乏造成;猪疥螨病是寄生虫疾病,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冬和初春季节,会引起奇痒,且皮肤表面有结痂和增生的症状,用驱虫药治疗后会很快痊愈;猪水疱疹是急性传染病,由滤过性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常引起地方性流行,病猪的鼻镜、唇、舌、口腔、蹄底等部位会出现水泡,体温也会升高,猪渗出性皮炎毒仅感染猪,不会感染其他畜禽。
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取病变部位的病料,如水泡液或痂皮等,做成涂片,革兰氏染色,然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可以发现呈葡萄形状排列的球状菌,无鞭毛、芽孢、荚膜等。
分离培养:无菌采取未破裂水泡中的脓汁或者取剥掉痂皮后新鲜创面的分泌物,将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卵黄高盐琼脂平板上培养1-2天,生长环境保持37℃,然后可以观察到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隆起的且边缘光滑的灰白色圆形菌落;血琼脂平板上长出相似的菌落,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的菌落会变成淡黄色;卵黄高盐琼脂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且隆起的小菌落,边缘整齐,有乳浊圈。取平板上的菌落直接做涂片、染色镜检或者经过培养后镜检,都可以观察到呈葡萄串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猪渗出性皮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如果猪得了渗出性皮炎可以使用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以及丁胺卡那等药物。首先,先把有病的猪进行隔离。对猪圈进行隔离,然后再用药物进行治疗。先用百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清洗。然后再用云南白药进行喷射。也可以用青霉素进行肌肉,连续使用三四天后消除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