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瘟是什么病?“鸡瘟”,通常指亚洲鸡瘟(鸡新城疫)和欧洲鸡瘟(禽流感)。在中国民间,“鸡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禽类疾病的通称。由于“鸡新城疫”这一禽病为常见,故一直以来“鸡瘟”一词几乎等同于“鸡新城疫”。而在国际上,“鸡瘟”却是“禽流感”的旧称。在历史上,“禽流感“出现的时间要比“鸡新城疫”早许多。
鸡瘟是什么病?
“鸡瘟”,通常指亚洲鸡瘟(鸡新城疫)和欧洲鸡瘟(禽流感)。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禽流行性感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鸡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常呈急性败血症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便稀、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死亡率高,对养鸡业为害严重。
家鸡易感,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鸡新城疫自发现以来,与禽流感一直被混淆,两者都被称为“鸡瘟”。只是在具体叫法上鸡新城疫被称为亚洲鸡瘟或伪鸡瘟,以示与原有的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相区别。
鸡得了鸡瘟是什么样的?
鸡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疾病,临床上有三种表现症状:
(1)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一般表现精神萎靡以外,无特征病状而突然死亡。此种类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一般可达43—44℃减食或废食,渴饮增加。精神不振,不愿走动,全身无力,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离群呆立,反应迟钝,头下垂或伸进翅膀下,尾羽下垂。腿轻瘫。冠垂呈暗红色或紫黑色,偶见头部水肿。口腔和鼻腔内分泌物增多,常流出口腔或鼻腔外,病鸡常摇头,不断作埂咽动作。病鸡呼吸困难,伸头张口作呼吸动作、嗦囊胀气,积有粘液。常拉黄色、绿色和灰白色恶臭稀粪。母鸡患病后产蛋迅速下降或停止。发病后期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不久即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3)亚急性与慢性型。一般见于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期已到末尾的鸡群。主要表现病程长,有呼吸道症状,食欲不良,产蛋量下降或产软壳蛋,但致死率较低。
治疗措施
发病初期:全群精神尚可,食欲不减,呈零星死亡,此时可采取用IV系(克隆30)饮水,(根据情况也可同时肌注灭活油乳剂苗)雏鸡2~3倍量,青年鸡3~5倍量,成鸡5~8倍量,同时配合天宇生物感康多肽配合刀豆素混合饮水,每瓶用于1000羽成禽,2000羽雏禽,病情严重的连用2-3天,效果显著,可率,亦可用雄黄,仙人掌,板蓝根,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按1%配合拌料投喂。
发病后期:全群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死亡率每日超过1%以上,此时,不宜采用疫苗紧急接种,否则易引起大批死亡,可用抗病毒药物配合高免卵黄液饮水治疗。也可用卵黄抗体肌注雏鸡1~2毫升,青年鸡2~3毫升,成鸡3~5毫升,1天/次,重症者隔日再注射1次,同时用干扰素或免疫增强剂2~3倍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