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方发生猪无名高热病以来,全国的养猪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养殖户纷纷缩小规模,以减小风险。按照常规抵御市场低迷的办法,低潮时要养好母猪、抓繁殖,以提高现有的母猪繁殖力,这就要求在母猪的管理上下功夫,保存实力,等待市场转机。
加强管理
后备母猪选种与管理选择后备母猪除了体形和乳房发育良好,奶头数应在12个以上,还应考虑其亲本繁殖力的遗传基础,兼顾其父系和母系的指数,进行母猪繁殖力性状的选育和测定。严格控制初配日龄和体重,实施重复配种,加强饲养管理,以最大限度发挥母猪的遗传力。后备母猪一般采取小群饲养,饲喂含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为了让后备猪更好地生长发育,有条件的场可加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淘汰率大约为30%,因此,后备母猪是构成繁殖猪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选作繁殖用的后备母猪应具有较低的背膘厚和较好的生长率,因此,它们在营养上有别于育肥猪。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应从选种留用到母猪交配期间,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5%,赖氨酸含量达0.7%,后备母猪日粮应含有较高水平的钙磷,一般钙不低于0.82%,磷不低于0.71%。配种后应限制饲料采食量,每天2公斤~2.5公斤,否则胚胎发育早期死亡增加。在实践中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应达120公斤~130公斤,背膘厚17mm~20mm。交配后72小时内采食量应限制少于2.5kg/天。在管理上实行群饲,一般3头/栏~5头/栏。配种前用公猪诱情或把母猪混入陌生母猪中,采取“限饲”、“混群”办法来刺激母猪发情。后备母猪配种时间以第三个情期为宜。
满足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母猪断奶后到配种前应饲喂高能量饲料,这样有利于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配种到配种后40天内(怀孕前期)应饲喂能量较低饲料,因能量过高会降低孕酮水平和子宫特异蛋白质分泌,不利于胚胎的存活。在泌乳期适当增加营养对维持母猪产奶量十分重要,同时也有利于母猪下一次的发情和排卵。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是使猪只具有良好体况的重要保证,是进行传染病预防和接种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防止生殖道疾病和烈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给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活温度最好在20℃左右,特别是在冬季,要防止母猪相互打斗、滑倒和其他机械性损伤,并保持适当运动。
怀孕母猪以单栏饲养为好,限位栏的大小要根据饲养品种的外表确定,不能太窄,猪有原地活动的余地。
建立母猪个体的繁殖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猪群的繁殖情况,及时淘汰有病或繁殖力低的老龄母猪,使猪群保持良好的繁殖水平。建立合理健康的正常繁殖猪群的胎次结构:1胎~2胎35%~40%,3胎~6胎50%~60%,7胎以上5%~8%。
断奶母猪适当运动和晒太阳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受胎率,同时也可增强体质和蹄质,保持良好膘情,延长使用年限。在整个母猪群管理上杜绝饲养无利用价值的母猪。
搞好发情鉴定工作,适时配种,特别是寒冷的冬季,最好在中午和下午2点~4点天气较暖时配种,同时要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
加强怀孕期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后一个月内是胚胎死亡高峰期,因此饲料应全价安全,不能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同时饲料能量适当降低;减少应激,防惊吓、相互打斗、猛烈驱赶等原因引起的机械性流产。临产前母猪不能喂得太饱,保证有充足干净清洁的饮水,必要时服用轻泻、利尿剂,以防止便秘和乳房炎。
实行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从而提高母猪年产仔总数。
根据市场规律,结合生产实践,巧选季节,严寒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季产仔,都对培育仔猪不利,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应让繁殖母猪在每年春秋两季气温较适宜的时间里产仔,即在11月初至12月初配种,次年3月份产仔;5月初至6月初配种,9月产仔。
母猪的配种母猪按期发情、排卵,及时配种、受胎,是确保母猪正常繁育而提高产仔数的关键。对因内分泌紊乱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母猪发情障碍,可用“激素”催情。方法是:对断奶5天以上不发情的母猪,一次肌肉注射激素2毫升,可达到促使其发情、排卵和及时配种的目的。
母猪产后巧用一针母猪产后多发生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产后热等产期疾病,有的继发肺炎,造成死亡。为预防产期多发病,可采取母猪产后迅速打一针的预防措施,方法是:母猪产仔后(产后12小时内)用氨基比林、青霉素、链霉素混匀,在母猪颈部耳后2厘米至3厘米处肌注,对预防上述四种产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并能避免因继发肺炎而引起的死亡。
预防母猪繁殖障碍病的发生母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受感染的种猪场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以上,新生仔猪和断奶母猪发病率可达80%。由于PRRS病毒感染后可致免疫抑制,环境突变,猪的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继发感染,建议采取防止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的防治方法。
猪伪狂犬病:妊娠母猪可见流产、死胎,还伴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
细小病毒病:细小病毒病临床特征为被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窝产仔数减少,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却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
非典型猪瘟:非典型猪瘟通常认为是病猪先天性感染猪瘟强毒株所致。临床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母猪感染后表现为流产、胎儿木乃伊化、畸形、死胎、产弱仔或产出部分外表健康的带毒猪。用猪瘟苗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猪瘟的主要措施,种猪群每年进行两次免疫接种,后备猪可采用20日龄、60日龄、130日龄接种方法。定期做好免疫监测工作,确保各阶段的猪群有足够保护力,同时也可根据免疫监测结果来制定本场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张武张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