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夹尾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回答:
孔雀鱼尾鳍夹角明显变小,严重时缩成一锥形,鱼只不断地摇动身体,喜聚集于水面或水底的角落,病鱼不会很快死掉,但影响摄食及发育。
病因:鱼缸水体狭小、鱼只拥挤,残饵较多,换水不勤,因而大量滋生水霉菌致病。
易感鱼龄:10日龄内的鱼苗、一~二个月大小的分缸鱼。
成鱼较少感染。
治疗:用海宝牌水霉净,按照说明下药。或用海盐治疗,全缸泼洒饱和盐水(每升饲养水加一毫升饱和盐水。提高水温到28~30度。
如有必要还可以下黄粉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需要补充的是,除了水霉感染,还有几种细菌感染也可造成夹尾:
1,粘连:尾部夹角缩小,摆动异常,整个尾巴似被涂上了一层浆糊然后晾干的样子,除了打不开,还变得较“硬”,部分鱼很快趋于衰竭,出现头向上尾向下竖立水中、缓慢下沉的状态,这是一种细菌病,应使用治疗细菌病的药物治疗。
2,尾鳍边缘溶化:尾鳍边缘似被开水烫过、溶解、边缘膨起松开,呈乳白色,患该病的孔雀也会出现夹尾和轻微的摇动身体,容易和水霉病混淆,不同的是摇动的程度轻许多。
此病也应使用细菌药治疗。
3,混合感染:是指细菌病和水霉病混合感染,此时仅按照治疗水霉病的方法治疗,不见效果,甚至还会更加严重,所以正确诊断也很重要,混合感染可采用混合药物治疗。
更多解答
烂尾病是淡水鱼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可以引起病鱼大批死亡。饲养孔雀鱼时,很多鱼友都遭遇了孔雀鱼烂尾的情况,如何治疗孔雀鱼烂尾病呢?孔雀鱼烂尾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烂尾病的病因:
1、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2、可能是鱼之间,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3、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
烂尾病的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病鳗易吊挂于食台上;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在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
烂尾病的治疗方法:
1、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4、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5、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6、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烂尾病的预防:
1、保持生活水环境干净;
2、放养密度要适当;
3、要加强管理,水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所投饵料要既少且精;
4、经常换些干净水,及时捞除残饵,定期排除池底污物;
5、定期撒生石灰,使池水呈弱碱性。
总之,不管是饲养何种鱼,水质非常的关键,正如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一样,孔雀鱼生活的环境也需要保持干净,这才是避免疾病的最好方法
。
从龙巅鱼邻上看来的,你也可以自己发帖到鱼邻问问孔雀的鱼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