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可爱的鸟儿养了一段时间后,鸟友的心中甚是复杂,开心的是:鸟儿健康茁壮;忧虑的是:鸟儿爱好自由的天性。因此鸟友的心中出现了两个声音:帮鸟儿剪羽吧!还是不要剪好了!
相信以上的小小剧场曾经在大多数的鸟友心中不停上演,然而,什麼叫做剪羽?剪羽的意义為何?真有其必要性吗?剪羽对鸟儿有害吗?怎麼做才是对鸟儿最好的方式?為了消除鸟友心中对於剪羽的疑惑,请跟著小编一起来了解剪羽的大小事吧!
剪羽的定义
剪羽,就字面上的了解,正是「修剪鸟儿羽毛」。可以委由兽医操刀执行,或是由主人亲自执刀剪去。(影片来源: Youtube)
剪羽的必要性?
如果爱鸟只饲养在家中,没有向外发展的机会,也不会带牠出门,即使牠在家中飞行也会紧关门窗,那麼其实这隻鸟实在没有什麼特别的必要性需要剪羽。如果家中时常有人进进出出,鸟儿待在笼外比在笼内时间长,主人也会常常带鸟儿到外头遛达遛达,那麼主人就可以认真考虑剪羽的必要性了。(影片来源: Youtube)
剪羽的意义
鸟儿爱好自由、喜爱蓝天,很容易逮到机会就振翅飞翔,有些主人便是考虑到了这样的因素,為免心爱的鸟儿一去不回来,所以想要透过剪羽的方式降低鸟儿的行动 力。部分反对剪羽派认為,只要帮鸟儿加装脚鍊、外出绳、飞行衣…等防护措施,就可以避免鸟儿翱翔天际不回头的伤心结局。
然而未剪羽的鸟儿,其飞行力强,当牠受到惊吓时,很容易振翅暴冲,儘管主人已经事先加装了脚鍊,鸟儿很有可能因為被脚鍊拖住没飞出去,却因為脚鍊拖著而把脚 拉伤了;若主人粗心大意一些,没有将脚鍊繫好,大型鸟奋翅一飞,就会把脚鍊一起拖著飞出去,最后主人可能会看见鸟儿的脚鍊缠在树上,活活被吊死。因此,為 了预防上述的悲剧,主人基於爱鸟的心情,除了防止鸟儿走失,保护鸟儿因飞行可能带来的伤害与危险(例:撞墙、撞上玻璃、遇到天敌、不会自行觅食而饿 死…),有越来越多的主人选择帮鸟儿剪羽。
剪羽会让鸟儿疼痛吗?
其实成熟的羽管中,并没有血管和神经,所以帮鸟儿剪羽,是不会出现流血的画面,也不会让鸟儿感到疼痛。
剪羽对鸟儿的影响
只要剪羽的时机不要太早,剪羽后的鸟儿依然保有飞行、或是滑翔的能力,只是无法飞行太久,也不能飞到比较远的地方,万一鸟儿在主人不注意的情况下溜了,主人大多可在周遭附近找到心爱的鸟儿。正确剪羽后的鸟儿,是可以平稳的飞行与降落,只是无法再随心所欲的飞高。然而剪羽后的鸟儿,由於飞行高度降低,容易运动量不足、或是遭到犬猫的攻击,不可不慎。
此外,手养鸟和野鸟不同,野鸟有求生的本能、自行觅食的天性,但手养鸟却是主人手把手的带大,早就失去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让手养鸟飞走了,通常下场多半是被其他生物攻击,或是因為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把手养鸟照顾好是主人的本分,即使帮鸟儿剪羽后,也要帮牠做好保护措施,脚鍊、外出绳、飞行衣…等,不可随意马虎,毕竟牠依然具有飞行的能力;而且剪羽后的鸟儿所面临的危险性会比未剪羽的鸟儿高,因為飞不高了、飞不远了,在野外反而容易遭受其他动物的攻击。
鸟儿剪羽后的行為
鸟儿在剪羽后多少会有点不习惯,通常过了几天后,就会渐渐习惯「新的飞行高度」。即使如此,主人还是要多观察鸟儿的情绪反应!有些主人发现,剪羽后的鸟儿会更加亲近主人,那是因為飞行能力大不如从前的鸟儿只能依靠主人,但也因此拉近了主人和鸟儿的关係;不过,部分的鸟儿在剪羽后丧失信心,看起来似乎变得比较「乖巧、温和」,其实是鸟儿信心受挫,因此精神和心情都变差了,部分的鸚鵡、或是剪羽前飞行技巧高超的鸟儿,会因為剪羽而造成心理障碍,这些都是主人必须考虑在先的条件。(影片来源: Youtube)
剪羽与否
究竟该不该帮鸟儿剪羽,一直是鸟友之间的辩论重点,无论选择哪一个答案,小编相信做出决定的鸟友都是站在為鸟儿好的出发点,大家都是想要為心爱的鸟儿谋得更多幸福,帮牠建立一个安全的空间。只是,小编希望鸟友在挣扎是否帮鸟儿剪羽之前,能够先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饲养鸟儿的用意為何?小编相信鸟友心中自有答案。
小编一直觉得鸟儿最充满魅力的地方,就是牠那华丽的飞行技巧、追求自由的天性,那不受拘束的姿态遨游在天际之间,以一身鲜艷的羽色穿梭於树林裡边,真是令人既羡慕又讚嘆,多美的画面哪!可不是吗?(影片来源: Youtube)
希望大家在动手以前,都能反覆的三思,做出一个真正对鸟儿好的决定,毕竟,牠们没有办法像人类表达自由意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