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猫在我们生活出现的比较少,这也是因为人类的捕杀导致豹猫的数量锐减已经被国际上列入了世界珍稀动物之一了,,但是豹猫和其它的茂业是一样的经过培育驯化之后也是一种观赏类的动物,但是对于豹猫的饲养我们就不能像普通猫那样饲养了,所以在饲养豹猫之前先要了解清楚豹猫的饲养方法和一些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生境: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从低海拔海岸带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m高山林区。在半开阔的稀树灌丛生境中数量最多,浓密的原始森林、垦殖的人工林(如橡胶林、茶林等)和空旷的平原农耕地数量较少,干旱荒漠、沙丘几无分布。
食性: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为食,也吃浆果、榕树果和部分嫩叶、嫩草,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
习性: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豹猫的巢域大小,豹猫主要为地栖,但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种群:豹猫在中国分布广,资源数量大,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裘皮之一。60-70年代,中国豹猫毛皮年收购量约20-25万张,估计全国的豹猫资源量不少于100万只;70年代以后,豹猫在多数省区数量下降,有些省区(如北方和华东地区)豹猫几乎成为濒危物种;80年以后,年收购量约为60年代的1/2-1/3。陆厚基等曾统计过中国南方六省区(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的收购数,60年代中期1964、1965年六省区的年收购量分别为22.2和17.2万张; 1978、1979年分别为12.6, 14.1万张。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的豹猫皮张年收购数仍保持在15-20万张左右。中国1989-1990年的豹猫皮库存量有80余万张。
1.养殖方式
豹猫宜用圈舍单独或成对饲养。
2.场舍建造
圈舍一般为8~10平方米、砖墙、水泥地面、水泥平顶,房高2米,宜用封闭式。一面有门通操作廊,门高1.7~1.8米、宽0.6米,木制、铁制均可。另一面有铁门(高、宽各0.5米)通向运动场,有拉条可向外面推拉,运动场靠外边角可设置水槽。室内应设置食槽、木箱巢、栖杠、树杈等,供豹猫采食、栖息与活动。运动场一般为12~14平方米,水泥地面,周围与顶棚可采用方形铁网,高度同房舍高为2米即可。
3.饲料喂法
豹猫为肉食类动物,动物性饲料有活兔、活鸡、鹌鹑、老鼠、小白鼠、牛肉、羊肉、鸡肉等,适量补充鱼肝油、骨粉、微量元素,少量青菜。每天每只喂量为300克,日喂1次,傍晚给食。每周应投喂2次活食,给量每次300~500克即可。
4.繁殖技术
豹猫2~3岁性成熟、孕期为65~72天、每胎产1~4仔,种用利用年限6年。在中国和南亚地区的豹猫可常年繁殖。发现雌猫有不安、鸣叫等发情表现时应选3~5岁的种用雄性豹猫适时配种。在雌雄交配期,要防止干扰、可在观察孔或门缝悄悄观察、保持交配环境宁静。雌豹猫受孕后多表现为安静、采食量增加、应多给质优的动物性饲料。在室内的一角设置产箱以有利于雌豹猫的隐蔽与产仔。
5.预防疾病
1、平时应搞好卫生、加强饲养管理,预防常见病和胃肠炎、感冒等疾病。
2、春、秋两季做好豹猫常见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的驱虫工作。
3、预防传染性疾病,定期接种防炭疽、防猫瘟、防结核等疫苗、防止传染病发生。
4、确保饲料、饮水清洁、新鲜。
5、饲养人员进入猫舍必须穿工作服与胶靴。